一
家庭事故
石油化工
山东宾化宾阳燃烧有限公司“1·1”石脑油中毒事故
2014年1月1日,山东滨化宾阳燃烧有限公司储运车间中间原料罐区在切罐作业时发生石脑油泄漏,引发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536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事发时吹扫管道系统处于打开状态。 割罐时,操作人员误打开罐体倒油管路上的阀门,使高硫石脑油通过倒油管路。 吹扫管线串联,石脑油从吹扫管线法兰泄漏。 泄漏石脑油中的硫化氢挥发,导致现场操作人员和车间后续加工人员发生硫化氢中毒。
中石油抚顺石化“1·19”重油催化装置爆炸事故
2011年1月19日,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第二石油厂重油催化装置稳定装置发生闪爆,造成3人死亡、4人轻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重油催化装置稳定装置再沸器壳程下入口管道低点排污阀固定阀杆螺母压盖的焊点开裂,阀板丢失其固定后,阀门失效,脱乙酰烷汽油泄漏、挥发,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喷射产生静电而引起爆炸。
中石油兰州石化“1·7”罐区爆炸事故
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316#罐区发生火灾爆炸,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316#罐区碳四球罐排出管弯头存在缺陷,造成弯头局部脆性开裂,造成易燃易爆物泄漏和蔓延。碳四材料,接触焚烧炉的明火时会引起爆炸。 公司未按规定对事故管道进行定期检查,未落实事故管道更换计划,未按要求设置进出储罐的物料管道自动联锁切断装置,导致无法发生事故时,紧急切断泄漏源,导致泄漏扩大,造成事故。
精细化学品
浙江省临海市华邦医药化工公司“1·3”爆炸事故
2017年1月3日,位于临海市浙江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的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c4车间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损失超过400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是减压蒸馏时甲苯未蒸发,值班工人擅自加大蒸汽量并非法使用蒸汽旁通通道,导致主通道气动阀自动切断而失去作用。 蒸汽量太大,加入未反应的原料继续反应产生热量。 釜内温度继续升高并超过反应产物(包括乳清酸)的分解温度。 反应产物迅速分解并放出热量,导致系统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最终导致反应器超压,引起物理爆炸。
潍坊长兴化工有限公司“1·9”氟化氢泄漏中毒事故
2016年1月9日,潍坊长兴化工有限公司聚四氟乙烯车间发生氟化氢泄漏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四氟三苯乙二醇生产过程中产生氟化氢蒸气。 操作人员擅自改变生产工艺、违规操作,反应釜进料盖密封不严,导致氟化氢泄漏扩散,引发现场及相关事故。 邻近车间的一名工人中毒。
浙江嘉兴向阳化工厂“1.4”反应堆爆炸事故
2012年1月4日,浙江省嘉兴市向阳化工厂二氯乙烷车间一浓缩器爆炸引发火灾,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20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是:过氧化氢和未反应的二异丙胺等有机物滴加过多,在浓缩釜内浓缩加热操作条件下发生化学爆炸。
有机化学品
山东合力科润化工有限公司乙腈装置“1·1”爆炸事故
2009年1月1日,山东德州合力科润化工有限公司乙腈装置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9人受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发生爆炸的两座固定床反应器是未经清理的二手设备。 由于壳程存在积炭和油垢,主要成分为盐的硝酸钾、硝酸钠、亚硝酸钠的熔体在高温下加速分解并发生爆炸。
无机化学品
福建龙岩紫金铜业制酸车间“1·26”中毒事故
2012年1月26日,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阳工业区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制酸车间脱硫塔作业区发生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和 1 次伤害。 事故直接原因是:事发时灰罐被堵塞。 一名值班工人在清理灰烬时昏倒了。 其余三名工人未佩戴防护用品抢救,相继中毒。
内蒙古乌海化工有限公司“1·18”爆炸事故
2011年1月18日,内蒙古乌海化工有限公司合成工段高纯盐酸中间罐废气排气管与废气收集管连接处发生泄漏,导致三名工人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是制酸过程中,少量溶解夹带的氢气随盐酸进入高纯盐酸中间罐。 由于中间罐内压力的降低,溶解并夹带的氢气逐渐从液态盐酸中沉淀出来。 排气管与排气收集管连接处破裂,造成氢气泄漏。 维修工在作业过程中使用角磨机产生火花并引爆氢气。 由于盐酸储罐的气相在空间上是连通的,三个盐酸储罐发生了爆炸。
肥料
吉林通化化工有限公司“1·18”爆炸事故
2014年1月18日,吉林通化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合成系统供水泵房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河南搪瓷储罐,直接经济损失255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是值班操作人员排完液体后未将精酒精输送阀关闭严密,回流管阀门开度过大,导致纯酒精塔内稀酒精降至控制液位以下。 后续操作人员也没有发现精制酒精塔底部的稀醇液位低于控制线,导致高压工艺气体倒流到稀醇罐(常压罐),造成稀酒精罐与回油管路连接处断裂,产生大量易燃混合气体。 (主要是h2)迅速充满供水泵房,达到爆炸极限,被静电点燃后发生爆炸。
陕西兴化集团公司“1·6”硝酸铵爆炸事故
1998年1月6日,陕西兴化集团公司硝酸铵厂发生爆炸,造成22人死亡、5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000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是:氨供应系统不平衡,氨系统中积存的油类和含氯离子液体从氨系统带入硝酸铵生产系统。 当造粒系统停止时,含有油和高氯离子的硝酸铵溶液温度升高,并发生自催化分解并放出热量。 在很短的时间内,分解产生的高热和大量高温气体产物积聚,导致硝酸铵爆炸。 。
化学及制药
江苏昆山康达医药化工公司“1·13”反应釜爆炸事故
2007年1月13日,江苏昆山康达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硝基酯车间一座熔融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7人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在操作硝基酯熔融反应釜时,为了加快熔融速度,打开了供汽阀门,导致温度升高过快,导致反应釜爆炸。
农药
安徽康达化工有限公司“1·9”中毒事故
2014年1月9日,安徽康达化工有限公司一出租工地,一名员工在检查管道时中毒,造成四人死亡、两人轻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非法进入泵作业井检修甲硫醇钠管道,吸入含硫有毒气体(硫化氢、甲硫醇等)中毒。 随后,由于现场救援组织不当,事故扩大。 。
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1·12”反应堆爆炸事故
1995年1月12日,湖北省沙隆达农药厂二磷车间三氯化磷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反应釜内投入过多的三氯化磷,未与硫充分反应,造成堆积。 釜内物料沸腾后,积累的三氯化磷反应逐渐加剧,防爆膜被冲走。 釜内高压导致搪瓷反应釜盖法兰螺栓的铸铁卡子断裂,引起爆炸。
煤化工
新疆吐鲁番恒泽煤化工有限公司“1·24”闪爆事故
2018年1月24日,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市恒泽煤化工有限公司18万吨/年焦油加工环保改造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闪爆,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相关操作人员严重违规,在未取得动火许可证、未采取安全措施、监管人员不到位的情况下,非法使用明火烘烤法兰螺钉,造成沥青高架罐内波动。 。 可燃气体发生闪火爆炸。
新疆大黄山宏基焦化有限公司“1·6”煤气中毒事故
2011年1月6日,新疆大黄山宏基焦化有限公司试生产期间,合成车间脱碳泵房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轻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凝结水管道与饱和塔进口连接采用单通道闸阀,设计存在缺陷; 脱碳泵房内管道连接燃气装置,室内未安装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室内未安装导流器。 室外,进入饱和塔的凝结水阀门内漏,导致饱和塔内焦炉煤气倒流至脱碳泵房,造成人员中毒。
其他
河南顺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14”中毒事故
2021年1月14日,驻马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南顺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1#水解防护剂罐内取出防护剂时发生窒息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死亡。其他的。 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010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是:工人违规在限制空间内作业,导致工人因缺氧窒息晕倒。 现场人员救援能力不足、组织混乱,导致事故扩大。
广西石油公司贵港分公司“1·27”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
2000年1月27日,广西石油公司贵港分公司汽油管道泄漏,引发火灾爆炸,造成8人死亡、17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输油管道焊缝破裂,管道内汽油泄漏,进入下水道。 好奇的民工用打火机点燃油来测试油,引起燃烧爆炸。
二
国外事故
“1.18”墨西哥伊达尔戈州石油管道爆炸
2019年1月18日,墨西哥伊达尔戈州特拉维利潘的pemex石油管道设施发生爆炸,造成100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石油管道被不法分子钻探后发生泄漏,遇到火源发生爆炸。 泄漏发生后,大量当地民众聚集在附近收集泄漏材料,最终导致事故伤亡人数增加。 另据报道,发生爆炸的管道已于2018年12月下旬停止使用。为了解决墨西哥城的燃料短缺问题,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于1月16日重新开放。在输送压力下,之前修复的管道出现裂缝,导致汽油泄漏,导致人们抢劫。
日本和歌山县东园综合石油公司炼油厂发生火灾事故
2017年1月18日,日本和歌山县东园综合石油公司旗下一家炼油厂的储油罐在清理作业时起火。 连续燃烧了近9个小时,然后熄灭了。 1月22日再次起火,火灾发生在润滑油生产装置群2#丙烷脱蜡装置和2#润滑油抽提、加氢脱硫精制装置附近。 一度造成周边近3000人疏散,过火面积约850平方米。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储罐内剩余矿浆中的硫化铁自燃。 火灾初期,现场无人监控,导致事故扩大。 1月22日再次发生火灾,原因是第二润滑油抽提加氢精制装置高压吹扫气管道系统及不符合规定的法兰出现多处裂纹,可能导致可燃气体泄漏含有氢气并引发火灾。 。
美国托斯科-雅芳炼油厂“1·21”爆炸
1997年1月2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托斯科-雅芳炼油厂加氢裂化装置发生爆炸火灾,造成1人死亡、46名工人受伤,其中13人重伤。 事故直接原因:二段3号反应堆出口管道因反应堆温度偏差(最高温度可能超过760℃)而破裂。 轻质气体从管道中泄漏,暴露在空气中自燃,引起爆炸和火灾; 员工发现温度偏差后,未按要求使用紧急泄压系统,管理层也未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操作者铤而走险,酿成事故。
结尾